关灯
护眼
字体:

007、 孝文皇帝和上元献礼意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但最终殇皇帝还是在政变中为陈氏高手被害,同时实力大损之下的陈氏再也无力控制朝廷。很快,这场动乱在太傅林谢和太师李唐控制北府军后,宣告结束。陈氏势力,被视作谋害殇皇帝的元凶,定为谋反之罪。连根拔起。

    有一个问题,殇皇帝无后,而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诸侯和重臣商议后决定拥立当时在做代王的孝文皇帝,即皇帝位。

    孝文皇帝在位的50年间,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把大秦王朝从战后的白地建设成为大陆首屈一指的强国。对内,收回靠近帝都长安的诸侯封地,又把实权诸王封地调到大秦的边疆,形成了九王戍边,大政归一的稳定政治局面。对外,攻取了大宋王朝的巴蜀之地,并在于大齐王朝的中原战争中胜利。成就了孝文时期大秦王朝的大治。

    由于,孝文皇帝自己是无法修炼的体质,所以他对那些没有修炼体质的帝子也十分关注。他讲道:“没有无用的帝子,只有用不好帝子的皇父。”对没有修炼体质的帝子,孝文皇帝着重培养他们经世济民的能力。由于当年七一五政变的教训,孝文皇帝也十分注重法统和教化。对“以孝治国”进一步加强。最终他在帝子中比较,找到了一个兼具孝道和才能的,立为一字亲王——梁王。同时,梁王也是当今皇帝的同母弟弟,孝文皇帝和当今太后的幼子。

    梁王文采斐然又兼具经世济民之才,在朝廷是太师之外的文臣领袖。就藩后,又为大秦卫戍东部边疆,以一州之地,挫败了东部大齐王朝的数次大规模进攻。

    因为,有孝文皇帝和梁王的先例,当今皇帝也从不能修炼的诸帝子中找了一个纯孝之人,立为吴王。那个人就是当今小杨皇后的姐姐,前皇后——章惠杨皇后的儿子。(皇后姓杨,章惠是封号)也就是现在我们的秦川。

    但这毕竟是一个实力的世界,孝文皇帝和梁王靠的经世之才和功劳被封为亲王。对于现在的仅凭“纯孝”二字就得封吴王的秦川。更多的人认为这是受到了前章惠杨皇后和其身后的杨氏家族的遗泽。很多诸侯面服心不服,特别是那些同样因为没有修炼资质,或者修炼资质不够优秀而只能被封为郡王的宗室。(孝文皇帝定下了九王戍边的惯例,亲王之数不能超过9个。同时为防止宗室规模无限扩大,孝文皇帝还规定,亲王嗣子继位之后只能为郡王,一代降一级,最终成为没有爵位的普通宗室。)

    吴王很早就获封,与在座的其他三个帝子相比,他参加的上元宴是最多的。他最早参加的时候,越王,韩王,简王还没被封亲王。那时还是他和他的四哥,如今的楚王一起参见的上元宴。

    不得不说,皇室血统非同凡响。有修炼资质的亲王大多惊才绝艳。受此影响上元宴也从单纯的借恭贺紫宸天帝生日举行的家宴,变成了彰显皇室实力的宴会。于是,一年隆重过一年。而帝子献礼环节,更是重中之重。

    吴王虽然参加了数次上元宴,但从无出彩表现。往往是抄个《孝经》,写99个不同写法的“寿”字……

    放在冲龄的时候,诸侯公卿还赞吴王天资聪颖孝心可嘉。当时,楚王很也关照这个他这个吴王弟。但年龄总是要增长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不是吴王的学识才能,而是诸侯公卿对他这个吴王的要求。因为,后来的三个帝子实在非常优秀。相比之下,吴王显得实在太过平庸和暗淡。

    至于其他人眼中,吴王依然尊贵。但诸侯公卿对他的态度,基于一些嫉妒,或是鄙视,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的原因,越来越疏远他。特别是近年越王强势崛起以来,这种趋势愈发显著。越王的个性孤傲,只服从强者,对他这个吴王兄一向不怎么感冒。

    诸侯公卿礼数不可不到(在大秦王朝如果逾礼可判为‘僭越’罪)。但有越王在的地方,他们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去捧越王,而无视他这个吴王。

    于是有了今天,朱雀门前的那一幕。也有了后来,越王把献礼推向高潮后,诸侯公卿齐唱赞歌,而有意无意忽略了他这个地位理应更高的吴王。如果秦川知道这些因果,或许他会认为这是诸侯公卿对皇帝的一次变相施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