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015、我舅舅是大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先说大臣吧,总而言之,一句话“官分九品,宰执为尊。中央分权,地方流官。文武分制,不相统摄。”

    就中央来说,中枢机构为“二府制”,即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两个机构分别管制文臣、武将,号为“二府”。二府互相之间没有统摄另一方的权利,但军方要粮草,就要通过中书省的调运,同样中书省调运物资时,需要的军方护送。这调令,也要枢密院的批示。中书省的长官叫尚书令,副手叫平章知事。枢密院的长官叫做枢密使,副手叫枢密知事。二府平级,长官均为二品,副手从二品。长官在朝廷和民间也被称为宰执或宰相,副手则被称为副相或者次相。(大秦原有丞相一职,统管二府,但因权柄太重于孝文皇帝时期被取消)。所以现在,二府的长官就是文武朝臣领袖。

    吸取大周王朝干弱枝强,地方势力做大,不受中央节制的教训。地方上(除了藩王封地)实行官员流动制,即所谓的“流官”。一个官员在一个地方任职时间不能超过五年。

    地方机构的设置从大到小分为州、郡、县、亭。长官分别为州刺史(三品)、郡太守(五品)、县令(七品)、亭长(九品)。各级地方机构运作模式基本类似,长官一名,其下分设数名副手,分别掌管军事,财税,民政,刑诉等方面。地方机构同时对中央和其上级机构负责,但任何一级地方机构长官的任命和调动,大到州刺史,小到亭长都必须由中书省签发,任何一级地方无权干涉。从制度上尽量避免了朝廷官员和地方势力互相勾结,导致法令不行,阳奉阴违的情况。

    中央除了二府以外,其他的机构还有:

    管理宫中事务的宫内省,宫内省总管皇室的收支、衣食、杂务等宫中之事,同时也兼管诸侯和各国献上的食料和御料(宫内省由皇室辖领,大太监代管)。同时宫内省还掌管着皇宫卫队——殿前军。

    管理直属于大秦王朝修炼者的总制院,长官叫做大院首,从二品,位同副相。

    管理大秦王朝疆域内修炼门派的太常寺,长官叫做太常,从二品,位同副相。(大院首和太常往往选择修为十分精深,同时又忠于大秦王朝的修炼界大能担任,他们往往只表明态度,不理部门具体事务。日常事务由副手总制院的院正(三品),太常寺的太祝(三品)来料理。)

    驻扎帝都长安的军事力量,分为三股:枢密院直属的城防军,宫内省直属的殿前军,还有皇帝直属的北府军。

    既然说过官分九品,但在朝廷任职的官员,即使位至“二府”长官,也不过二品,那么谁是一品?一品朝臣,除了官大还要功大,两者缺一不可。当官员到了宰相或者副相级别(包括大院首和太常),累积功勋就会被加封为三公,三少。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一品),三少为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如今朝廷上尚书令李唐和枢密使林谢,就分别被封为太师和太傅,由于获封时间久了,人们习惯于直接称呼他们为太师李唐,太傅林谢。而国舅杨宗望(吴王的亲舅舅)作为太常也被封为少保。三公,三少是皇帝和朝廷对于重臣的恩遇(在太祖高皇帝立下“非秦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的圣训后的折中之举)。

    大臣的品级制度大致就是如此,再来看看宗室。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