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5章 龙的传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文瑜歇息了一会,用短柄铲子刮掉坑壁上附着的淤泥。那些淤泥只是很薄的一层,一刮就开。光从声音就能判断,淤泥之下不是砖头就是石头,文瑜手里的铲子刮在上面,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

    文瑜便不再去刮,用戴了手套的手在上面抹,将淤泥抹开。果然,淤泥之下是黛青色的砖头,有个名称,叫做青砖。

    烧制砖头的砖窑能烧出红砖和青砖,从颜色上就能一眼看出,不会认错。红砖烧制工艺相对简单,比较脆,用1斤的铁锤一砸就开。而青砖的烧制工艺相当复杂,据说要深埋地下,三烧三晒,最后得到的成品青砖非常坚硬,要用榔头才能砸得开,坚硬程度可想而知。

    普通建筑用的都是红砖,因为青砖虽然好,但是太贵了,地主老财或者是建筑城墙长城才用青砖,图的就是坚硬。

    那么贵重的青砖,不仅仅是坚硬而已,还具有吸收热量的功效。住在青砖建成的房子里,夏天都是比较阴凉的。南京老城墙的门洞每年夏天都有人躲在里面避暑,虽然不可能有空调那么好,但躲在里面,三伏天的暑气透不进去,确实是相当的凉爽。

    当然,古代的帝皇贵族富豪大户之类,他们在修建陵墓的时候,使用的也是青砖。如果是普通的红砖的话,不仅不够坚硬,而且如果被地下水渗透,很快就会变得松散,根本就不耐用。

    这当然毫无疑问就是人工建筑。理论上没有人把房子建在地底下的,所以,这里应该就是那个大僵尸的藏身所在,一个古代的坟墓了。至于有多古,那就要外面那些专家来鉴定了。

    文瑜看到是青砖,脸上露出喜色:“还真是个古墓。那个大家伙一定是在里面!”

    我说道:“而且很有可能是跟黄桑岭上那个封土堆有关系!”

    文瑜想了想,恍然大悟:“对。小狐狸住在黄桑岭上,但它知道这个大僵尸,对它很有畏惧。而我们当初想要捉狐狸时,往下挖的时候,曾经见过它往封土堆挖下去逃命的通道。看来,确实就是那样子了。”

    两个士兵听着我们的对话,都有些茫然不解,瞪大眼睛看着我们。文瑜笑了笑说道:“我们是说,之前就已经知道这里有古怪了。小心点吧!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个非人类,非常危险!”

    我说:“文大小姐,你不说还好些。我以前当兵的时候,临战的时候,指导员给我们鼓劲,从来不说敌人有多么危险和可怕,只把我们的劲头鼓起来投入战斗。”

    文瑜白了我一眼:“少说两句没人把你当哑巴!”

    喘匀了气,继续前进。由于已经进入洞窟,光线昏暗,我打开了挂在胸前的手电照明。

    这个洞窟里面看起来是一座古墓的甬道,由于长期泡在水下,很有一股腥臭气,淤泥也有相当的深度,偶尔还有泥鳅黄鳝在淤泥里面窜动。由于潭水抽干已久,甬道里面已经有了足够让人呼吸的空气,只是因为深处地下而且空间相对狭窄的原因,呼吸略有不太顺畅的感觉。

    甬道略有坡度,越走地势越高,淤泥渐少,也逐渐变得宽阔。大约走了100米后,前面出现了一座屏风一样的东西,不过已经倒在地下,上面的花纹雕饰什么的都已经随着年深月久和潭水的浸泡而变得模糊不清。转过屏风后,我们眼前豁然开朗,一个颇为庞大的地下空间,出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都放下东西,拧亮了手电,四下照着。交叉扫射了一阵之后,我看清楚了个大概,这是一个不太规则的地下溶洞,中间高,四周低。最高处高约10米,最低处也就是我们站在的入口处,高约4米多。整个地下空间底部大约有七八百平方米,形状倒是比较规则,估计是经过了人工修整。

    在这个修整过的地下空间里,顶部雕刻着八卦符号,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八卦图,中心却不是阴阳鱼,而是用射线分割成一块块区域,里面刻着一些密密麻麻的繁体字,什么“归妹”“无妄”“地火”“明夷”之类的八卦术语。看起来不太像是八卦图,倒像是风水先生的罗盘。不过说是罗盘也不完全像,那些射线是一直延伸到外面去的,不知道寓意何在。

    在巨大罗盘之下的空间,是一个类似大厅的地方,北面的墙上绘着巨大的图案,但现在已经模糊不清,隐约可以分辨出大部分是云纹,其中隐约可见一条中国黄金龙的轮廓。

    和西方的龙不一样,中国的龙属于拼凑起来的造型,角像鹿,头如驼,眼睛如兔,颈如蛇,腹似蜃,鳞如鲤,爪似鹰,掌如虎,耳像牛。四大神兽中有青龙,那时候的龙还没有被帝王所独占,也没有加上帝皇色彩。到了被帝王确认独占之后,慢慢就跟龙袍的颜色一样,龙基本上都是金黄色的,所谓的黄金圣龙,它的出现代表着吉祥、喜庆和降雨,不过后来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把龙的出现作为将有帝王出现的象征——当然,基本上都是想做皇帝的那个人搞出来的。黑龙不是没有,但很少,往往代表着不吉祥和煞气。

    西方的龙可就很丑恶了。虽然西方魔幻把龙作为强大力量的象征,但基本上都是邪恶的生物,而在形象上,基本上就是一条长着翅膀的脖子很长身段相对比较短的巨大蜥蜴。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凶兆和战争。

    文瑜仔细辨认着那条龙的图案轮廓,感慨地说道:“这条龙的画像已经和现代的一样了,这说明,这如果是一座古墓的话,一定是在南宋以后。而你们的祖先搬到这里是在明末,所以应该是南宋以后,明末崇祯之前建成的。”

    我问她:“你怎么这么肯定?”

    文瑜道:“这个很简单。中国人虽然早在6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崇拜这个虚拟的图腾,也开始在当时的器具上绘制龙的画像,把器具做成龙的样子,但那时候的龙更像是一条大蛇。据考证,龙的出现跟农业和水有关,因为农业离不开水,所以先民就以能在水中游的大蛇作为基础,创造出了水生动物‘龙’来加以崇拜和祈求,希望能得到龙的保佑,风调雨顺。你知道吧?中国人的远祖伏羲和女娲,在传说中都是人身蛇尾的形象。那就是因为人们对他们的崇拜和神化。”

    我问道:“那后来呢?”

    文瑜道:“龙的形象逐渐演变,到了商代的时候,开始出现了头上的龙角,其余部分也逐渐完善。唐朝的龙已经很接近现在的龙的造型,但还是有所差异,出土的鎏金铁心铜龙上,那条龙是只有两只爪子的。这显然和现代的不一样。”

    我笑道:“两只爪子的龙……不知道是怎么站得稳的,那么长的身段。”

    文瑜道:“真是乱讲话,你不也是只有两条腿吗?你怎么站得稳?”

    我说:“我明明有三条腿!”

    文瑜白了我一眼:“不跟你瞎扯。后来,到了南宋,罗愿认为,龙的角似鹿、头似驼、脚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目似牛。董羽擅长画龙,他认为龙的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角似鹿、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这样子,龙的造型基本上就确定下来了,只是略有差异而已。那时候出现了一个叫陈容的大画家,他画的龙极其传神,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代表作是《六龙图》。只可惜,失传了,据说流落到了日本,至于怎么过去的,原因你大概能猜到。”

    我叹口气道:“真他娘的强盗!”(注:陈容的《六龙图》后来在佳士得2017纽约拍卖会上拍出了4000多万美元的天价,约3亿多人民币,其艺术价值可想而知。)

    两个士兵估计是以前没见过这样的地下空间,都有些目瞪口呆,听到我们的议论,更是对我们刮目相看。我和文瑜则已经习惯了,反而觉得,这个地下空间其实不怎么样,年代不算久远,格局也不怎么样,说到底,只不过可能是南宋到明朝那段时间里某一个暂时不知道是谁的人,在这里建造出来的,又是为了什么?

    这些原因,就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发现来推测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