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四章 二郎蒸鱼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王况自己没动筷子,而是对孙嘉英说:“老二你吃吃看。”孙嘉英也是行二,按理该叫孙二郎才对,但孙铭前自己行三,叫孙三郎,因此孙嘉英兄弟俩听了柳老先生的,为尊重阿爹,避个讳,就叫老大老二了。

    孙嘉英和他哥哥孙嘉翰一样,都是野惯了的,平时除了自己阿爹就天不怕地不怕了,所以这会也没怯场,拿起筷子,先夹了块鱼头和鱼背相邻处的肉下来,然后再夹了鱼眼,鱼腹和鱼尾这几个部位。一一的沾了盘中的酱汁送到口中,吃完了冲着王况点点头说:“火侯还可以,不过味道没怎么提出来。”这两年他跟着王况也已经学得有模有样了,他在烹饪上的悟性也不错,经常能自己琢磨着做些东西,虽然基本都是失败的,但这已经很不错了。

    王况最瞧不起那些循规蹈矩的厨师,做一道菜一定是按着师傅或者是菜谱说的丝毫不差的做,若说你是初学这个菜倒也罢了,但在已经做熟了的情况下,还不思变,那么这个厨师基本没什么前途。现在有不少烹饪大赛的评委在评一道菜的时候,总会说“嗯,这少放一样东西,就不叫这个菜了,那个少一道工序,也不正宗。”等等的话,就仿佛他是这世界上最了解某道菜的人一样,这种人最让王况瞧不起。相反,反而是那些外行人在评菜的时候是真正的冲着色香味形这几个要素去评,在这些人眼里,才不管你菜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只管这菜好不好看,好不好吃,好不好闻,开不开胃这些最基本的东西。

    殊途同归这四个字,王况认为用在烹饪上最是合适不过,所以他通常在教孙嘉英和邝大王师傅他们的时候,从不跟他们说这个调料要放多少,那个配菜要放多少。他一般都是只做一两遍,告诉他们放这个那个调料的目的,要是他们能找到其他可替代的办法,王况反而很是高兴。除了一些基本的东西是必须遵守的他会强调一下外,其余的都让他们自己去领会,各人有各人的悟性,所以各人所做的菜也就不大同,王况觉得这才是烹饪应该走的路。就好比豆腐,北豆腐用的卤水点,而南豆腐用的是石膏,难到说北豆腐到了南方就不叫豆腐了?可笑之极!

    王况知道孙嘉英指的提味是怎么回事,一般人烹饪都不放酒,就是有用酒都是很简单,随随便便加点就是了,没有像王况这么钻进去这么深的,所以这个胖大厨第一次做,味没提好也是正常,如果是能提好味,那才叫不正常了,王况才不相信在这个时候还能有谁能比他更懂得提味的办法。

    当然提味并不一定是要用酒的,后世提味的办法多的是,就是这个时候,也有很多厨师总会神神秘秘的随身揣个小包,包里是灰白色的粉末,烹菜时捻少许洒上提味,王况当然知道那是用的菌粉或是海带粉,他自己以前从没用过这些东西提味,不习惯,也就不用,对他来说,有酒就好了。不过也还是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孙嘉英他们,他们尝试过几次后,还是喜欢用酒。王况曾经在一个烹饪节目里看到过一个大厨,所用的调味品就很简单,就油,盐,糖,姜,蒜,酒,酱油等这些最常见的东西,却是没有味精,就是所谓高汤,也就是很普通的鸡汤或骨头汤。不过他用的酒那是真的出神入化,有时候吝啬得只点一两滴,有时候是整大碗的米酒都倒进去,有时候用的温酒,而有时候用的酒还必须是冰的。可以说,王况用酒的办法大半就是学他的(为免做广告嫌疑,灰雀就不说是哪个节目了,有喜欢烹饪的书友有看过肯定能想起来)。

    看到胖大厨和他旁边那个似乎是东家样的人还是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王况也夹了块鱼肉放嘴里尝了下,味有点点苦,这也只有王况能尝出来,这个是菌类和酱汁混合后的特有味道:“不错啊,比某强过太多。某第一次烹鱼的时候,连你这的十之一二都做不到。”胖大厨听得一喜,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不过,”王况话锋一转,胖大厨那眯着眼的脸瞬间又垮了下来:完了,完了,还是没入得大师的眼。

    看到胖大厨的脸垮了下来,王况笑笑:“别紧张,没什么大毛病,就是手不熟,酒的温度没掌握好,多琢磨几次就好了,第一次能蒸成这样,已经非常难得了。”

    “你加了菌粉?”王况点点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